高级检索

浅谈国内光热发电技术的应用

李尧

李尧. 浅谈国内光热发电技术的应用[J]. 农村电气化, 2022, (9): 90-91. DOI: 10.13882/j.cnki.ncdqh.2022.09.026
引用本文: 李尧. 浅谈国内光热发电技术的应用[J]. 农村电气化, 2022, (9): 90-91. DOI: 10.13882/j.cnki.ncdqh.2022.09.026
LI Yao. Application of Sola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J]. RURAL ELECTRIFICATION, 2022, (9): 90-91. DOI: 10.13882/j.cnki.ncdqh.2022.09.026
Citation: LI Yao. Application of Sola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J]. RURAL ELECTRIFICATION, 2022, (9): 90-91. DOI: 10.13882/j.cnki.ncdqh.2022.09.026
李尧. 浅谈国内光热发电技术的应用[J]. 农村电气化, 2022, (9): 90-91. CSTR: 32400.14.ncdqh.2022.09.026
引用本文: 李尧. 浅谈国内光热发电技术的应用[J]. 农村电气化, 2022, (9): 90-91. CSTR: 32400.14.ncdqh.2022.09.026
LI Yao. Application of Sola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J]. RURAL ELECTRIFICATION, 2022, (9): 90-91. CSTR: 32400.14.ncdqh.2022.09.026
Citation: LI Yao. Application of Sola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J]. RURAL ELECTRIFICATION, 2022, (9): 90-91. CSTR: 32400.14.ncdqh.2022.09.026

浅谈国内光热发电技术的应用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TM615

Application of Sola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 摘要:

    介绍槽式、碟式、菲涅尔式、塔式4种光热电站的工作原理。总结出光热电站具备持续发电能力,光热发电可储可调,可与风电、光伏形成优势互补等优点,同时指出光热发电具有成本较高、部分设备依赖进口、产业发展依赖国家补贴等不足。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orking principles of four types of solar thermal power stations: trough type, dish type, Fresnel type and tower type. The solar thermal power st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tinuous power generation, adjustable storage, and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with wind power and photovoltaic. It is concluded that sola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has some disadvantages such as high cost, some equipment still depends on import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eavily depends on state subsidies.

  • 截至2020年底,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9.34亿kW, 占发电总装机的42.5%, 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分别达到2.8亿、2.5亿、3.4亿、0.3亿kW, 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我国承诺CO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kW以上,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左右。光热电站作为太阳能发电的应用之一, 具有利用光照时间长, 连续运行, 可实现调峰等优点, 有望成为未来化石燃料发电可靠的替代者。

    目前光热电站主要有槽式、碟式、菲涅尔式、塔式4种。

    槽式光热电站主要由太阳岛、热传和蒸汽发生系统、储热岛、发电岛4大部分组成。

    太阳岛由集热器阵列构成, 集热器由反射镜、真空集热管、钢结构支架、跟踪驱动装置组成。集热器根据太阳的转动, 通过抛物面反光镜, 将太阳光反射并聚集到集热管上, 加热集热管上的导热流体, 把热量源源不断地收集起来。通过蒸汽发生器把水变成水蒸汽, 推动汽轮机发电, 同时部分能量通过熔热换热器进入储热罐。储热系统主要由储热罐、储热介质、熔岩泵、换热器组成, 当光照不足时, 储贮的热量继续发电。

    菲涅尔式聚焦工作原理与槽式光热发电类似, 它采用菲涅尔结构的聚光镜代替抛面镜, 集热管具有二次反射功能, 二次聚光过程起到加大聚光比, 同时对集热器的选择性涂层进行隔离作业。这种技术的聚光效率是常规抛物面型集热器的3倍。

    塔式光热电站利用众多定日镜阵列形成光场, 将太阳热辐射反射到光场中央接收塔的顶部接收器上, 产生400~800 ℃的高温, 加热接收器内的工质(通常为熔盐)。通过工质吸收储存热量, 再利用储存的热量加热水产生蒸汽, 驱动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

    塔式光热发电系统具有聚光比、集热温度高, 装机容量大, 热损耗少, 系统稳定等优点。

    碟式光热电站是利用碟状抛物面聚光集热器, 将太阳光聚焦到碟状镜中心的吸热器表面上, 通过热电转换装置, 例如朗肯循环热机等, 将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通过聚光碟系统的聚光比可以达到2000以上, 加热器表面工作温度维持在600~750 ℃, 系统峰值光-电转化效率可达到25%以上。

    光热电站具备持续发电能力。光热发电可配置低成本的储能设施, 不仅具有良好的可持续电力输出能力, 同时可提供风电、光伏发电等波动性电源所不具备的转动惯量和无功支撑。国内5万kW的中广核德令哈光热发电站连续运行32天(773 h), 青海中控德令哈光热电站连续运行12天(293 h)。

    光热发电可储可调, 可与风电、光伏形成优势互补, 有利于“三北”大型风光基地就地消纳和外送消纳。光热发电储调能力强, 且提高储调能力的边际成本低, 机组调峰深度最大可达80%, 爬坡和启停速度优于燃煤机组, 可与燃气发电相当。

    光热发电可以有效承接我国煤电装备产业。我国已经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同时近中期将控制煤电装机规模, 长期来看将逐步退出市场。煤电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从业人数上形成了完备的体系。除了产热方式不同外, 光热发电和煤电发电的原理相同。煤电产业如何实现顺利转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

    光热发电成本依然较高。通过企业调研, 当前新建光热发电成本约0.9~1.0元/kWh, 仍远高于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初始投资高昂是光热发电成本高的主要原因。以当前主流的10万kW装机、12 h储热塔式光热电站为例, 造价为2.5万~3万元/kW。聚光、吸热、储换热系统占据初始投资的主要部分, 约占整个电站成本77%。

    光热发电的部分设备尚依赖进口。如熔盐泵、熔盐阀、熔盐流量计、旋转接头等设备, 在光热电站中需求量有限, 成本中占比低, 但其工况环境严苛, 技术参数要求高, 国内产品质量相对不高, 以进口为主, 国内厂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定时间。此外, 通过使用温度更高、成本更低的吸热和储热介质, 采用超临界CO2透平技术等实现更高效率的发电技术方面, 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光热发电产业发展严重依赖国家补贴。根据国家2020年出台的政策, 2021年底前并网的光热示范项目纳入国家补贴范围, 能够享受1.15元/kWh的电价; 对于2020年及之后的新增项目, 政策规定将光热发电电价补贴支持由中央转到地方, 因此“十四五”时期或是光热发电产业十分艰难的时期。

    国外在光热发电的材料、设计、工艺及理论方面已经开展50多年的研究, 并已得到商业化应用, 2020年全球累计装机容量达669万kW。我国光热发电起步较晚, 但是在国内示范项目的带动下, 已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产业链, 部分产品出口国外。

    国内光热发电项目建设处于试点示范阶段。2016年, 我国安排了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共20个项目, 134.9万kW装机, 分布在北方5个省区, 电价1.15元/kWh。同时, 国家鼓励地方相关部门对光热企业采取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绿色信贷、土地优惠等措施, 多措并举促进光热发电产业发展。截至2021年底, 我国光热发电装机容量约为59万kW, 共12个项目, 主要分布在甘肃(21万kW)、青海(21万kW)、内蒙古(10万kW)和新疆(5万kW), 另有2万kW分布在其他省。

    目前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还处在起步阶段, 但国家十分重视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的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有条件逐步成为我国新能源发展的“重头戏”。

  • [1] 李良君. 光热发电技术基础[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2.
    [2] 许继刚. 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设计关键技术[M].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9.
    [3] 常非凡. 我国光热发电产业发展特征、瓶颈及政策建议[J]. 中国能源, 2022(5): .
    [4] 卢乃兵, 赵雄, 尹航, 等. 浅谈槽式太阳能光热电站太阳岛监控技术研发应用[J]. 中国设备工程, 2021(22): 165-167.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0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7-28
  • 刊出日期:  2022-09-0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